9月6日上午,当杨士莪院士走进哈尔滨工程大学启航活动中心剧场时,在场千余师生自发起立鼓掌,这是中国工程院杨士莪院士报告会暨院士传记赠书仪式开场的一幕。崇敬的目光、会心的掌声,发自肺腑、撼动心灵,聚焦在这位哈工程师生心中德高望重的长者身上,会场中激荡着以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哈军工精神的力量。
中国工程院二局副巡视员王元晶,黑龙江省科协党组书记、副主席陶福胜,科学出版社科学人文分社社长侯俊琳,黑龙江省院士办副主任徐雯烨,海军潜艇学院教授、海军专业技术少将程玉胜,清华大学黑龙江校友会名誉会长何琏,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及夫人,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德森,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书记谷焕民、校长姚郁,其他全体在校校领导出席报告会暨赠书仪式。
谷焕民代表全校师生和广大校友向杨士莪院士致以崇高敬意和诚挚祝福。他说,作为中国水声事业发展的建设者、倡导者和推动者,杨士莪院士是中国水声事业的骄傲、哈尔滨工程大学的骄傲和广大校友的骄傲。《杨士莪传:倾听大海的声音》,生动记录了杨士莪院士求学、求知、求索和结缘水声、倾心水声、贡献水声的奋斗历程,全面反映了中国水声学科从无到有、从弱到强、从常规到精专的发展历程,集中体现了杨士莪院士心系祖国、矢志报国、终身为国的学人情怀,是一名优秀共产党员、一名资深学者、一名德高望重教师的真实写照。
谷焕民强调,以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哈工程人用实际行动,诠释了人生价值的更高追求,为全校师生树立了人生标杆和学习榜样。在国家“双一流”战略实施过程中,需要全校师生砥砺奋进,更需要继承老一辈的奋斗精神。杨士莪院士是忠诚党和国家科技教育事业的典范,是我们身边的“黄大年”式人物,是哈尔滨工程大学“淡泊名利、甘于奉献”的优秀共产党员、龙江大地“教书育人、敢为人先”的优秀教师、水声学界“心有大我、至诚报国”的资深院士。全体师生要以杨士莪院士为榜样,做优秀文化的传播者、先进思想的践行者和前沿科学的开拓者,不负国家和民族的希望与重托。
陶福胜对杨士莪院士传记的出版表示祝贺。他说,杨士莪院士的事迹使人感动、令人振奋、倍受鼓舞,是龙江人民和龙江科技教育界的自豪和骄傲。杨士莪院士为水声事业的发展贡献了毕生精力,是龙江大地“黄大年”式的教育科技工作者。学习杨士莪院士的先进事迹,对于深入贯彻全国“科技三会”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党代会精神,建设科技强国,奋力走出龙江全面振兴发展新路子,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他希望哈工程师生以杨士莪院士为榜样,坚持面向龙江发展重大需求,珍惜创新驱动发展的重大机遇,把论文写在祖国的大地上,把科技成果应用在实现现代化的伟大实践中,激发全社会创新创业的新活力。
侯俊琳在致辞中说,杨士莪院士爱国敬业的精神和严谨负责的态度,令人深受感动、备受鼓舞。《杨士莪传》的出版正当其时,传记所描述和弘扬的杨士莪院士深刻的家国情怀、深切的强国渴望,为有志青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科学出版社作为科技出版的“国家队”,一直以来与哈工程有着良好的合作基础,期待与学校更全面、更紧密地合作,加强与学校教师、科研人员的充分交流,促进科研成果更快、更好地传播。
作为杨士莪的学生,杨德森院士以“感谢、敬意、传承”为题,深情讲述了与杨士莪教授的师生情、师生与水声的科学情、以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水声人的报国情。他说,杨院士传记是一册描绘中国水声事业发展的历史画卷,是一幅描绘哈工程人勇立潮头、敢于担当的精神肖像。与杨教授交往的美好记忆,既充满沉甸甸的敬意,又是宝贵的人生财富。经过半个世纪的坚守耕耘,哈尔滨工程大学长期保持中国最大的水声人才培养基地和专家库的位置,培养的人才占据了全国水声科学界的大半壁江山,撑起了中国水声事业的广阔天空。杨士莪教授是后辈学者和全体学生的标杆和榜样,激励和鞭策我们在求学求知、科技报国、爱国爱校的道路上奋力前行。
王元晶向杨士莪院士致以崇高的敬意。她说,中国工程院院士是国家设立的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是我国工程科技人才队伍的杰出代表。杨士莪为名门之后。1955年,其父杨廷宝当选首批中科院学部委员。1995年,杨士莪当选中国工程院第二批院士。杨士莪院士学识渊博、风度儒雅、品格谦逊,86岁高龄仍精神矍铄、思维敏捷,教书育人、参加海试,既反映了教师的育人境界,又体现了院士的家国情怀。院士传记是新中国工程科技发展的珍贵史料,是高校学子的人生教科书。她希望全体学生以杨士莪院士和从哈军工走出的其他院士为榜样,坚定理想信念、改革创新、勇于实践,为国家科技事业繁荣发展贡献力量。
耄耋之年、精神矍铄的杨士莪院士在全场热烈的掌声中,走到舞台中央,与王元晶共同向学校赠送《杨士莪传》。校长姚郁代表学校接过赠书,并与杨士莪院士、王元晶副巡视员合影留念,全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杨士莪院士以《我的生活感悟》为题,为全校师生和参会嘉宾作了一场生动的报告。杨士莪院士深情、谦逊、质朴地把个人成就归功于时代的发展、国家的富强。在台上,他将自己还原为一位最本色的教育工作者,语重心长地发表对教育的感悟。他强调育人的重要性:教育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热爱祖国和人民、做道德高尚和有益于国家、社会的人。他强调理论联系实际的重要性:大胆质疑才能创新,大胆实践才能成功。他强调方法的重要性:学习的捷径,是善于总结和提炼、找出重点和关键。他强调创新的重要性:保持对新鲜事物的敏感性,扩大知识面,迈出创新发展的坚实脚步。他希望全校师生积极践行党中央关于创新发展的要求,立足本职,兢兢业业地工作,为祖国富强、民族振兴做出更大贡献。杨士莪院士饱含人生智慧的生活感悟,“从哈军工时期起,我就已经习惯站着讲课了”的“一站到底”的大家风范,赢得了全场一阵又一阵的掌声。
哈尔滨工程大学党委副书记杨冶主持仪式。他说,《杨士莪传记》是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生动教材,杨士莪院士是践行“以祖国需要为第一需要、以国防需求为第一使命、以人民满意为第一标准”的大学精神的鲜活形象,他鼓舞全体师生让报国初心铺染生命底色,以创新追求勇攀科研高峰,用品格力量标注生命高度,自觉用卓越的智慧、非凡的勇气和满腔的热忱,奏响迈进“海洋强国”的最强音。
杨士莪院士报告会暨院士传记赠书仪式成功举办,在全校师生以及广大校友中反响强烈。大家纷纷表示,举办杨士莪院士报告会暨院士传记赠书仪式,对于更好地弘扬科学精神、普及科学文化、传播大学精神、讲述大学故事,更好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重要而特殊的意义。大家认为,杨士莪传记不仅记录了杨院士个人的奋斗历程和人生轨迹,也书写了以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老一辈哈工程人众志成城、报效祖国的壮丽篇章,是广大师生宝贵的精神财富。大家感到,这本书是哈工程水声人为国奉献的缩影。这本传记是以杨士莪院士为代表的哈工程优秀教育科技工作者为国情怀的真实写照。这个仪式和这场报告,在感动、掌声和鲜花中召示,一代代爱国爱校、倾心育人执教的专家学者是工程大学的脊梁。
杨士莪,作为一位战略科学家,是中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之一,水声学术带头人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他倡导水声物理、水声换能与水声设备的结合,创建中国首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最先开展国内水声定位系统研制,率领团队完成“东风五号”洲际弹道导弹落点水声定位系统等一系列具有国际水平、用于不同目的的水声定位系统研制工作。作为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的先行者之一,主持设计并建造中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解决了水洞噪声实验测量方法的国际难题,提出探雷声呐目标识别的新途径。积极推动中国多次大型水声海上考察,领导矢量传感器在国内的研制及借助地声手段探测水中目标的研究。曾获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奖励,是中国首批博士生导师,发表论文百余篇,出版著作五部。
《杨士莪传:倾听大海的声音》,由哈工程宣传部唐晓伟历时2年采写完成。作者以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本着严谨求实的态度进行写作,从完成初稿到最终定稿,增删十余次,数易其稿,经杨士莪院士认真审读修订,带有院士一贯简洁明了的语言风格。作者的写作水准,受到中国工程院和出版社单位的高度评价。
与会人员观看了展现杨士莪院士致力于水声事业、忠诚于党和人民、矢志报国、潜心育人的波澜壮阔人生道路的专题片《杨士莪:倾听大海的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