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造船工程学会、中国声学学会等国家一级学会的2021年度优秀博士论文评选工作相继结束。
我院张睿博士(导师为杨德森院士)的毕业论文《水下圆柱壳内外声场耦合特性研究》被评为2021年全国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优秀博士论文;
郝宇博士(导师为梁国龙教授)的毕业论文《基于水下小尺度平台的被动探测关键技术研究》荣获中国声学学会2021年优秀博士论文奖;
刘冰博士(导师为殷敬伟教授)的毕业论文《冰区混响背景下动目标的主动探测方法研究》荣获中国声学学会2021年优秀博士论文提名奖。
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优秀博士学位论文由第七届国务院学位委员会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评议组与中国造船工程学会联合评选,2021年共评选8篇,我院1篇入选;
中国声学学会2021年共评选出5篇优秀论文奖,5篇优秀论文提名奖,我院获1篇优秀论文,1篇提名奖论文。
学院在以上2个学会优秀论文的高比例入选,充分彰显了在船舶与海洋工程学科、声学学科的影响力与硬实力。
张睿参加学术会议
论文《水下圆柱壳内外声场耦合特性研究》针对水下结构噪声传递问题开展了系统性研究,尤其针对舱室内机械设备复杂体积源建模、舱室内部大量机械设备空间占据、异类噪声源激励噪声传递等问题,建立了复杂的腔体、艇体、流场等多介质耦合模型,揭示了舱室内外声场空间分布特性和传递规律,并给出了工程预报模型。论文的研究成果为舱室设计和噪声控制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基于舱室内声场监测的外声场趋势预报提供工程手段。
郝宇参加学术会议
术研究》针对常规声呐信号处理算法在应用于水下无人潜航器(UUV)平台时所面临的空间资源受限、能量资源受限、信息资源受限的问题,对相应的被动声呐探测技术进行了深入系统地理论和信号处理方法研究,显著提升了小平台声呐的自主探测效能。研究成果经湖海试验验证,切实有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工程应用价值,为UUV平台被动声呐对弱目标的自主探测能力提供了有力的理论和技术保证。
刘冰参加学术会议
论文《冰区混响背景下动目标的主动探测方法研究》围绕在冰下强环境下探测运动目标的问题开展了研究。根据冰层下表面起伏特点建立模型,描述了平缓和陡峭两类冰-水界面混响特征。以混响物理模型为基础,提出了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的探测方法,实现了在低信混比条件下对动目标的有效探测。提出了基于低秩矩阵近似的探测方法,克服了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的探测方法计算效率低的缺陷。针对基于鲁棒主成分分析和低秩矩阵近似的两种探测方法在处理少帧数据时性能下降的问题,又提出了基于动态模态分解的探测方法,实现了在低信混比条件下对动目标的高效探测。
本次3名博士荣获国家一级学会优博和优博提名,是对学院前期教学科研工作效果的肯定,学科建设改革实践的支持。十四五期间,学院坚守育人初心、树牢一流目标,着力“双一流”学科建设和高水平人才培养,秉承“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的价值追求,守正创新、锐意进取,人才培养构建新格局、研究生培养质量达到新高度、高水平人才培养取得新突破。